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李黎明教授学术专著《近代上海摊贩群体研究(1843-1949)》成果简介

作者:时间:2016-10-07点击数:

《近代上海摊贩群体研究(1843-1949)》

内容摘要

主要内容:本书原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后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于2013年10月出版。主要内容:城市化背景下上海摊贩业的形成和发展;上海摊贩的分类和分布解析;上海摊贩一般状况和群体特征;丢失的话语权:上海摊贩组织;正负效应:上海摊贩在城市近代化中的双重角色。

基本观点:摊贩是在城市的路旁、广场、弄口、集市或菜场等处固定或流动设摊从事小本商品买卖或修理服务的个体劳动者;早在远古时代摊贩就已经出现,宋、元以至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是早期摊贩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开埠以后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则是摊贩向近代转型和不断壮大的社会历史条件;从1843年到1949年,近代上海摊贩经过前后四个阶段的发展,人数不断增多,行业分布越来越广,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力量;摊贩是一个极为庞杂、分散的群体,种类繁多,既有固定摊贩和流动摊贩之分,也有菜场摊贩、马路摊贩和里弄摊贩之别,形形色色的摊贩又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城区和地段上;从行业看,副食摊贩和餐饮摊贩最多;从地区看,摊贩主要活动在各城区的菜场、马路、车站、码头和里弄出口等公共场所;摊贩主要来自于手工业者、破产的农民、失业的工人以及外来移民等四个阶层;他们本小利微,其收入的绝大部分都用于购买食物,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极为清苦;他们人微言轻,社会地位低下,是一个典型的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由于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的思想观念相当落后;但是,他们从来不乏反抗精神,并为争取生存而进行过多次斗争;摊贩在历史曾有自己的组织,20世纪20到30年代,摊贩就参加过“商民协会”、“菜场摊贩联合会”之类的组织,但这些组织不是缺乏独立性就是带有临时性;抗战胜利后,摊贩才有了比较正式的组织,各区普遍成立了菜场摊贩互助会,另外还有一些摊贩联谊会;互助会和联谊会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有章程和独立的组织系统,在维护会员利益和协助市场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上海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管理失当等原因,摊贩的发展一度失控,给城市的交通、卫生和公共秩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摊贩在促进商业繁荣、方便居民生活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摊贩也为城市增添了活力与魅力。

理论创新:1)选题方面:以往关于近代上海摊贩的研究非常薄弱,没有学术专著,论文也很少,本书试图从社会史的角度来研究近代上海摊贩群体,可以说是第一部。(2)资料方面:本书采用的资料大多是来自档案和近代报刊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相关问题的论证应当有较强的说服力。鉴于以往对有关资料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整理,笔者在翻阅了大量的档案卷宗、近代报刊和地方志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采访建国前曾经做过摊贩的当事人,对有关摊贩的一些重要信息进行了认真的归纳和整理。这对于以后的摊贩研究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观点方面:本书对近代上海摊贩四个发展阶段的梳理、对于近代上海摊贩存在和发展原因和条件的分析、尤其是对于近代上海摊贩组织发展和作用的考察以及关于近代上海摊贩在城市现代化中的作用的估量等,都是笔者在解读大量资料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一己之言。

取得的成果:本书第一章的部分内容已以《浅析近代上海摊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为题发表(《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并被宋波《1946年上海摊贩抗争事件研究》(上海师大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等文章多次引用。本书2014年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9 版权所有 山东女子学院 科研处 鲁ICP备05020757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2399号    邮编:250300     电话: 0531-86526015 E-mail:86526015@163.com